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二、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激活社区经济“新引擎”
2.探索协商议事“标准化”
3.红菱塘自主更新项目加速推进
4.城乡环境整治“新面貌”
(二)其他重点工作
1.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2.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3.招商引资持续深入
4.科技创新稳步发展
5.消费焕新加快拓展
1.征迁项目扫尾清零
2.城市宜居不断完善
3.城市面貌不断焕新
4.功能设施不断完善
1.守住安全红线
2.守住稳控防线
3.提升治理效能
1.夯实党建基础
2.统筹选育管用
3.推进数字赋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增长点不足
2.招商引资突破点缺乏
3.社保扩面难度仍然很大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筑牢要素基石
1.注重关键指标系统提升
2.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3.加快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二)倾听民生呼唤
1.推动民生实事见成效
2.激活社区多元共享空间
3.持续推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三)雕琢城市品质
1.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
2.打造高颜值美丽街区
3.构建高水平管理体系
(四)紧盯重点领域
1.严抓安全生产
2.做好信访维稳
3.维护大局稳定
(五)提升能力素质
1.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推动两委换届平稳开展
3.推动党建基础更加扎实
4.推动干部管理做精做细
XX街道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牢牢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四个着力点”,把握实践路径,把高质量党建摆在更突出位置,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一是融会贯通学。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联系起来,系统学习领会、融会贯通理解、一体推进落实。二是联系实际学。通过“集中+自学”模式,掌握吃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谋划“十五五”发展,开展深层次调查研究,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把握重点学。带头增强能力本领、勇担职责使命,奋力干事创业、坚守廉洁防线。用心用力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任务,奋力夺取“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夯实基础。
二、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激活社区经济“新引擎”。XX街道创新探索“资源整合+服务升级+业态融合”社区经济发展路径,小社区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微循环的“大舞台”。空间盘活,以“空间赋能”理念,改造新能源汽车服务舱、幸福北环邻里驿站、竹林社区银龄共享空间等闲置场地,日均服务居民超100人次,让“闲置角落”成为“人气枢纽”。资源整合,打造“XX合伙人”机制,覆盖商业服务、民生保障、创新创业等多元领域,引入龙城灶社区食堂、“秋白书苑”竹林馆等资源,精准激活社区消费潜能,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的闭环治理模式。服务提升。联动周边社区医院、学校、商超等,将合伙人赋能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校外教育辅导站、阅读实践基地等。深化积分制,通过发动居民参与、链接商圈资源、赋能多元主体,实现“社区活力提升—商圈深度融合—治理效能升级”良性循环。
2.探索协商议事“标准化”。积极探索四级议事体系标准化建设路径2.0版本,起草XX街道四级议事体系标准化建设制度初稿,涵盖议事规则、议题范围、监督机制、激励积分制度等基本内容。明确常规议事会、专题议事会、紧急议事会等不同类型议事活动的适用场景与启动机制。从议题征集、筛选、公示,到会议通知、召开、讨论、表决,再到议事情况公示、执行监督,明确每个步骤责任主体、时间节点与工作要求,并建立标准的台账模板,规范记录议事全程,形成逻辑闭环。
3.红菱塘自主更新项目加速推进。红菱塘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造项目正式成立自主更新改造委员会,同步建立“村委-自更委-村民”三级协商机制。3月展开第二次入户调查,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调查“自主更新改造”的意愿、拿房意愿以及评估作家部分的复核情况。下一步将针对村民反馈的“04年后无证面积补偿标准”“阁楼面积认定”等问题,结合资金平衡情况优化设计方案,持续展开政策探讨。
4.城乡环境整治“新面貌”。XX街道成立“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专班,聚焦辖区“脏乱差”痛点、“老大难”堵点,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累计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出新毛家塘围墙650平方米;新堂路店招出新100平方米;永宁地道外墙出新850平方米,沥青修复150平方米,人行道修复155平方米;北广场地下停车场车挡6套,停放指示牌9块,划线清理70平方米;金百花园西侧清理垃圾60立方;大湾浜补种绿化5248平方米。
(二)其他重点工作
稳中求进,全力以赴谋发展
1.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1-4月,规上工业产值、规上核算行业服务业、限上批零住餐、建筑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5项指标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等4项指标负增长。
2.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人民法院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北环中学易地新建工程、新吉大矿用设备研发项目等3个续建项目按序时进度正常推进,2个新建项目,中诺口腔医院改造项目已开工并统计入库;由核建城新开发建设的竹林西路南侧、龙华东路东侧地块项目于2025年1月14日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预计在7月底取得施工许可证,8月完成统计入库。1-4月各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同比下降74.25%。
3.招商引资持续深入。今年来,街道持续推进招商专班工作,共组织开展招商工作专班例会2次,明确年度招商任务目标,试点街道-天宁时代广场楼宇联合发展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对接各类项目信息30余条,实现招引落地项目1个(章家村新能源停车场项目),招引注册企业30家。目前在谈重点项目7个。
4.科技创新稳步发展。今年来,街道紧紧围绕人才、科技等工作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攻坚,完成人才引进申报9人,储备场景信息、市民卡建设2家企业高企复审,实现新增发明专利3件,完成科小招引5个,申报技术合同1.11亿元。
5.消费焕新加快拓展。今年来,街道贯彻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广泛宣传、专人服务、助力企业申报。截至目前,共协助完成各类商户计50家申请国补,其中家电以旧换新国补资格新申请商家7家(去年参加今年延续的商家9家),家居建材购置国补资格新申请商家24家(去年参加今年延续的商家10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今年19家商户新办理申请。
撬动发展,城市焕发新活力
1.征迁项目扫尾清零。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改扩建项目剩余1户走完司法程序,司法强拆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毕,适时组织强拆。常州市地铁5号线工程北环站剩余1户,司法程序稳步推进。火车站北广场周边地块土地收储和前期开发项目,成功化解积案2户。
2.城市宜居不断完善。完成56套翠亭茗居选房工作。建材新村供电改造稳步推进,将彻底解决建材新村居民用电难题。开展原253厂天马地块焕新治理提升行动。配合轨道地铁5号线涉及属地北环站、翠竹站、锦绣站3个站台的管线迁移任务,翠竹站施工方顺利进场。
3.城市面貌不断焕新。联合交警开展9次非机动车乱停放整治。开展20余次餐厨废弃物抽查,覆盖90余家餐饮企业。排查3548处店招标牌、203处户外广告,拆除9处存在安全隐患的招牌,规范店面1200余次,取缔800余处流动摊贩。拆除8处新建违建约95平方米、1处存量违建约60平方米。城中村整治出动60余人次、30余车次,清理60余处乱堆放,取缔及规范10处废品回收站,清运垃圾230余吨,显著改善城区面貌。
4.功能设施不断完善。维修道板100平方米、侧平石79米、沥青575平方米,修剪4531棵绿植,补种3675平方米。积极开展河道整治,完成4条河道清淤等工程,生态修复等持续推进,21项环保任务已完成10项。防汛防台储备水泵15台、编织袋3000只等物资,组建100人抢险队伍。推进4座清洁小屋建设与2座公厕改造,全方位提升城市设施功能。
强化治理,保社会安稳有序
1.守住安全红线。抓紧抓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共派出检查组50余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7900余家,发现安全隐患1210余个,均已整改完毕。有机结合计划检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每周随机抽取辖区内的企业,对照检查标准检查,将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录入指导服务模块,跟踪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持续开展摸排起底社会面小场所,利用现有网格体系,以网格形式划分小场所起底核查任务,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一家一家进行排查。深入开展“厂中厂”专项整治,共出动检查组4组,检查“厂中厂”企业数6家,发现隐患数15条,均已整改完毕。重点推进高层住宅消防系统整改,14个小区整改有序推进。
2.守住稳控防线。一是突出做好信访工作。针对信访重点人,组织接待、见面协调和电话沟通30余次,化解北广场拆迁信访积案3起,赴省、京陪访劝返21件次,确保在京省信访局“零”登记率。二是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牢牢抓住综治中心、“一站式”矛调中心这个“牛鼻子”,按照“多网合一、一网统管”模式,汇集阳光信访、人民网、政务信箱等平台,多部门联合,多视角分析,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52件,排查率、调解率达100%。三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扎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确保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对辖区内108名(今年新接收12人)安置帮教人员实行信息化管理。
3.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深化网格服务管理,紧盯工作目标,扎实推进信息采集、走访服务等工作,今年以来,平台内共信息采集18811条,走访人员16562次,做到特殊人员走访全覆盖。上报各类事件201件,办结201件,办结率100%,其中联动事项191件。根据省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的要求,完成了网格内党员、党建覆盖率的100%;完成了网格内移动终端登录率100%,完成了数据合规率等考核项目100%。街道网格部门根据市区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平安网格之星”“平安网格积极分子”的评选活动。扎实做好租赁住房一件事,持续深化租赁住房安全隐患整治,联防联处融合接入“常州市城市运行智能枢纽”,建立“租赁住房安全管理一件事”协同机制,全面提升租赁住房隐患排查工作。今年来平台推送全部事件1602件,结案1549件,办结率96.83%。
筑基铸魂,汇聚发展新合力
1.夯实党建基础。扎实推进“两委”换届筹备。构建“留任+调整+备用”三级人才库动态管理体系,动态挖掘储备书记后备人选21名,“两委”后备人选43名。围绕班子运行质效、后备力量储备、群众思想动态等方面,全面摸排评估25个村社区换届隐患,汇总风险点6条,已逐项开展整治。从严从实建好党员队伍。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程序,加大在重点群体、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力度,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今年以来,新发展积极分子20人,其中来自新经济组织9人;35岁以下1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7人。全面加强“两企三新”党建。开展2轮“两个覆盖”情况摸底,摸清街道176家“五经普”企业党建情况、职工党员信息底册,选派党建指导员12名,在扩大有形覆盖基础上持续加强有效覆盖。
2.统筹选育管用。抓好选人用人工作。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今年以来共调整干部16人次,新提任年轻村社区书记3名,酝酿2名。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化“红心两当”特色品牌,持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实用性。特邀市委党校理论导师,下沉24名年轻干部至村社区,结合工作实际,设置六大专题课题,分组开展实训。抓实日常监督管理。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今年以来,开展明察暗访5次、廉洁提醒谈话4次,立案4件,办结违纪案件2件,开除党籍1人,党内警告1人。
3.推进数字赋能。配强指挥中心。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指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