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
二、聚焦重点
三、强化举措
四、压实责任
在XX县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上级关于集中整治工作的最新精神和决策部署,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盘点总结,分析当前形势,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刚才,会议通报了近期全县集中整治工作推进情况,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问题找得准,措施也比较实,体现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思考。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以“慎终如始”的清醒认识整治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开展集中整治,是党中央在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闻令而动、协同发力,各级党组织主动扛起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密切配合,推动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问题线索300余条,立案审查调查8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2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追缴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200万元。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涉农补贴等重点领域,我们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释放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强烈信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初步认可,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整治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正如刚才通报中指出的,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温差”。少数单位和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没有把集中整治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存在“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现象,认为这只是纪委监委的事,与己无关,存在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的思想。二是在问题排查上,还存在“死角”。一些部门满足于一般性排查,对本行业、本系统内的深层次、隐蔽性问题缺乏“庖丁解牛”的钻劲,问题线索发现能力不强,有的甚至对眼皮子底下的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三是在案件查办上,还存在“落差”。部分案件查办进度偏慢,攻坚克难的力度不够,对一些复杂疑难案件存在畏难情绪,“啃硬骨头”的决心和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在标本兼治上,还存在“偏差”。重查处、轻治理的倾向依然存在,满足于“一查了之”“一处了之”,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监管短板研究不深、分析不透,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效果没有充分彰显,常态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政治站位不高、宗旨意识不牢、责任担当不强。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警醒,深刻认识集中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决克服任何松劲懈怠、歇脚喘气的思想。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的坚定,以“慎终如始”的战略定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一刻不停歇地把集中整治引向深入。
二、聚焦重点,靶向发力,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点多面广、成因复杂。打好集中整治这场硬仗,既要下好“一盘棋”,打好“总体战”,更要精准定位、靶向施策,打好“歼灭战”“突击战”。全县上下必须紧紧围绕“九个聚焦”,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找准切口、集中火力,务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一,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坚决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领域的资金项目密集、资源要素集中,也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要紧盯惠农补贴发放、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行为,确保每一分“兴农钱”都用在刀刃上。要深入整治农村集体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腐败问题,严厉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聚焦民生保障领域,坚决整治群众“急难愁盼”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领域,要严查克扣学生餐费、侵占助学金、违规补课收费等问题。在医疗领域,要严查收受红包回扣、过度诊疗、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等行为。在养老社保领域,要严查骗取养老金、侵占困难群众“救命钱”等问题。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第三,聚焦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坚决斩断伸向工程建设的“黑手”。重大项目是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绝不能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要强化对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工程款拨付等全过程的监督,严厉查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权力寻租、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等问题,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阳光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
第四,聚焦营商环境优化领域,坚决清除阻碍发展的“绊脚石”。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要严肃整治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执法监管等环节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纠治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滥用职权、选择性执法等行为。要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