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聚焦关键环节
三、压实工作责任
四、强化使命担当
在XX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举全区之力打赢城中村改造这场硬仗。刚才,相关同志就推进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几位来自一线的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实在,有思考、有举措,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城中村改造,是发展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治理工程。它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质量,一头连着群众切身利益,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必然要求,是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也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全区上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城中村改造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稳妥有序推进,让人民群众在改造中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城中村改造的时代意义
推进城中村改造,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招。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部分区域依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环境秩序杂乱、安全隐患突出的城中村。这些“城市伤疤”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制约了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做好城中村改造,就是要通过系统性的更新,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现象,重塑区域功能形态,为未来发展腾出宝贵空间,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必须算好城市长远发展的“大账”,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
推进城中村改造,是回应群众期盼、保障改善民生的德政之举。城中村的居民,多年来受困于拥挤的居住空间、落后的公共服务和不便利的生活条件,他们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最为强烈。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推进改造,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大家告别狭窄破旧的老屋,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享受到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置换,更是生活品质的飞跃,是我们必须兑现的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推进城中村改造,是提升治理效能、筑牢安全底线的现实需要。城中村往往是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和安全事故的多发区域。消防隐患、治安问题、环境卫生等问题交织,给我们城市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改造,我们可以系统性地完善消防设施、优化交通路网、规范社会管理,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构建更加安全、更有序、更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既是发展的需要,更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底线要求。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打好动迁安置攻坚战
动迁安置是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群众最关注的环节。这块“硬骨头”啃不下来,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快、实、透、新”四个字下功夫,精准施策,全力攻坚。
一是在“快”字上见效率,以最快速度回应群众关切。群众工作,时效性至关重要。对于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响应、专业准确解答、及时有效处置。要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专班专人负责,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于政策咨询,要耐心细致,不推不拖;对于合理诉求,要用心用情,尽快解决;对于实际困难,要主动靠前,积极帮扶。只有以“快”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我们的工作才能赢得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在“实”字上求实效,用真心真情做好群众工作。政策是刚性的,但执行必须有温度。我们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把政策的初衷、标准和底线讲清楚、讲明白,主动为动迁对象考虑,谋划最适合、最优化的补偿安置方案。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帮他们算好经济账、长远账、幸福账。要坚决杜绝“一刀切”的简单化做法,坚持“一基地一方案”,针对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方案,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每一户、每一个人。
三是在“透”字上立公信,以全程透明保障公平正义。公平公正是动迁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执行标准“统一透明”,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





